城市與時代背景

上海 (Shanghai)

海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地處長江三角洲最東部,東向東海,隔海與日本九州相望,南瀕杭州灣,西部與江蘇、浙江兩省相連,最北部的崇明島位於長江入海口。上海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國的經濟、貿易與航運中心。

清道光22年 (1842),中英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慘敗並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上海開放為通商口岸,原以江南絲竹為主的上海,也開始傳入西洋音樂。「上海工部局樂團」始於1879年成立的「租界公共樂隊」,那是一支管樂隊,也是今日「上海交響樂團」前身;1919年,義大利人帕契 (Mario Pacci, 1878-1949) 接手工部局樂隊時,團員只有37人,其中歐洲樂手8位,菲律賓樂手29位;1921年8月,帕契聘用了義大利小提琴家富華 (Arrigo Foa, 1900-1981) 等4位樂手,隨後樂團的歐洲人數逐漸增加。1917年,俄國發生十月革命後,大量貴族逃亡到中國,先僑居東北哈爾濱,後來許多僑民陸續移居上海,聚集在法國租界,被上海人稱為「白俄」,並有不少俄羅斯宮廷樂手加入樂隊,其中一位就是優秀的中提琴家波杜許卡 (Josef Podushka)。

1949年,國共政權交替,「上海市政府交響樂團」更名為「上海市交響樂團」;9月1日,「國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改名為「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10月,賀綠汀院長和向隅副院長到任就職,還有一位副院長是留任的譚抒真 (1907-2002),上海音樂院初期的師資包括外聘教授富華,還有在交響樂團任職的王人藝等等;到了1956年,上海音樂院才改為現名。

在二十世紀初期,上海出現首位華人製琴師司徒夢岩(1888-1954),他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機械工程時,也跟隨美籍波蘭裔製琴師華特沙朗‧戈斯 (Walter Solon Goss, 1853-ca. 1925) 學習製琴技術,更於1915年與戈斯共同製作的一把小提琴在美國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世界博覽會中獲得金獎。之後上海、北京、廣州也陸續出現幾位華人製琴先驅,如北京王玫 (1907-1985) 、上海譚抒真、溫詹美 (c. 1920-c. 1986)、廣州的鄒慶新等等,基於個人興趣而開啟了華人提琴製作歷史;但是地區分散、無明確的師徒傳承,加上製琴資訊不足,以至於這些早期製琴師多未受過正規訓練,作品數量不多。

1950年代初期,上海、廣州、北京、天津幾個大城市的小型樂器工作坊,先後合併為稍具規模的工廠,生產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而中國製琴開始由個人工作室轉換為較大型的批量生產。像製琴先驅譚抒真於1950年代創辦了「上海音樂學院樂器工廠」,生產小提琴、豎琴等弦樂器。但是各地的樂器廠都還處於自行摸索的初級階段,加上當時政府採取鎖國政策,各樂器廠的弦樂器 (主要是小提琴) 生產部門僅能得到極少數的正確資訊,對於西方製琴歷史與學派特色,所知有限,甚至產生不少誤解,使得當時作品大多乏善可陳。

1956年為中國製琴史的重要轉折點,由輕工業部在上海設立「樂器研究所」,並任命譚抒真為所長,在這組織成立之前,提琴製作較為零散,缺乏較有規模的工作場地;同年,譚抒真在上海開辦了「全國小提琴製作訓練班」,邀請廣州、北京、天津各地的樂器製作人才到上海學習,為中國提琴生產品質的提升向前邁出了第一步。

譚抒真是一個極具天份的提琴家和學者,和他學習的人員中頗多手藝細緻的才俊之士,如廣州的梁國輝 (1924-) 、陳錦農 (1929-) 、徐弗 (1931-) 、北京的戴洪祥 (1929-2001) 等等。課程結束後,他們分別在上海,北京,廣州成立三個官方提琴製造廠:江蘇上海的「金鐘牌」,代表者是華天礽 (1953-) (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校長)、蔡生及黃挺直;廣州的「紅綿牌」,代表者是梁國輝、陳錦農及朱明江 (1956-) ;第三個是天津北京的「星海牌」,代表者是戴洪祥。在這些人物的帶動下,中國各地的提琴產業得到大規模的發展,開始有能力生產較為優質的樂器,供國內專業院校和演奏團體使用,後來這三個工廠師傅自成流派,各自擁有自己的市場。

但自從1958年開始,中國政治動盪不安,六十年代初期的三年大飢荒,使中國大多數非關民生的學術活動都名存實亡;不久後,「文化大革命」使正規教育、生產和研究都停滯,直到1976年毛澤東過世,各行各業的生產才逐漸正常化,而三十年的鎖國政策也開始轉變,向外界開啟了大門。

1978年,「上海之春」音樂舞蹈節恢復舉行,即後來的「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同年,譚抒真在上海音樂學院建立了提琴製作系,第一屆學生包括華天礽、羅小鴻 (1952-)、周修緯等人,譚抒真對中國提琴產業的貢獻之鉅,可說無人能出其右。自2012年4月起,上海開始了第一屆戶外交響音樂會─「辰山草地廣播音樂會」,至今每年春夏之際舉辦一屆,邀請世界知名樂團參與演出,品質不俗。

2012年4月,上海音樂院舉行了中國 (上海) 提琴展,會上除了展出中國各地優秀製琴師的作品外,還有中國提琴製作鼻祖譚抒真於1937年製作的小提琴,以及十七、十八世紀義大利製琴大師史特拉底瓦里 (Stradivari)、瓜達尼尼 (Guadagnini) 和瓜奈里 (Gaurneri)的作品共9把,讓這次優秀提琴作品展增添許多國際光環。

從十九世紀五零年代至今,不到一百年的時間,中國的提琴製作從只是少數人的興趣,發展到今日,提琴產量已居於世界首位,早期的譚抒真、梁國輝、陳錦農、戴洪祥,以及中生代的鄭荃、朱明江、華天礽等人對中國提琴業如此大規模的發展,扮演著不可磨滅的重要地位,而新一代的製琴家也紛紛在國際比賽上闖出優異成績,讓中國的提琴製作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步、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