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與時代背景

密爾古 (Mirecourt)

爾古位於法國東北部洛林行政區 (Lorraine) 的孚日省 (Vosges) 內,是孚日平原 (Vosges Plain) 上的一個小鄉鎮。密爾古是個交通發達的地方,經由密爾古可至維泰勒 (vittel) 、埃皮耐勒 (Èpinal) 、納夫夏托 (Neufchâteau) 、南錫 (Nancy) 以及巴黎等地;密爾古這個小城鎮自古即以蕾絲的製造以及樂器製造聞名,特別是提琴樂器的製造,因而又有「世界弦樂之都」及法國「花邊搖籃」之稱。

密爾古的製琴傳統大致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末期,傳說洛林親王每次到密爾古旅行時,都會帶著宮廷的樂師與製琴師隨行;如果樂師退休後就可以定居在密爾古中,因而將製琴技術傳入這個小鎮,加上洛林公爵制訂了行會的組織章程,使得製造的提琴能夠順利行銷,製琴行業持續蓬勃發展。

不論最初由誰傳入巴黎,可以確定的是,密爾古最早的製琴學徒記錄可追溯至1629年,早期的代表作者為尼可拉奧古斯丹夏皮 (Nicolas Augustin Chappuy, 1730-1784) 、約瑟夫‧巴索 (Joseph Bassot, 1738-1808) 、君柯林 (Jean Colin, fc. 1745-1770) 、君-尼可拉‧藍貝特 (Jean Nicolas Lambert, fc. 1731-1761) 。

密爾古一直是法國重要的製琴城市,1750後更是如此,許多製琴製弓的大師出生於此,在此地小至個人工作室大至製琴工廠林立,對於法國提琴製作有許多重要的貢獻;雖然1790年後許多大師搬到巴黎,但直到今日密爾古還是持續供應著全法國提琴。

密爾古還成立了製琴學校—維堯姆製琴學校 (Ècole Nationale de Lutherie Lycée Jean-Baptiste Vuillaume)。這所學校是為了紀念知名的製琴師維堯姆 (Jean-Baptiste Vuillaume, 1798-1875) ,成立於1970年,學校裡分為製琴與製弓兩個部門。除了製琴學校的設立外,密爾古還在1973年設置了「密爾古製琴博物館」,館內收藏了許多當地傑出製琴師的作品,最特別的是,館內還收藏了一把七點五公尺的大提琴,是普通大提琴的三倍,目的是希望參觀者能更清楚的瞭解大提琴細部的構造。

尼斯 (Nice)

斯位於法國南部,是義大利與法國的文化交流中心。中世紀後政權動盪,先後歸屬於普羅旺斯 (Provence) 、薩沃伊 (Savoy, 1388) 、法國 (France, 1705) 、薩丁尼亞王國 (Sardinia, 1706) 、法國 (1793) 、皮德蒙 (Piedmont, 1814) ,最後在1860年真正歸屬於法國政府。

十八世紀,尼斯的音樂以馬卡拉尼劇場 (Teatro Maccarani) 以及巴洛克時期所建造的教堂為中心,這些教堂現在大多還保留著格林達兄弟 (Grinda brothers) 所製的管風琴。 (兄弟兩人分別為Honoré Grinda, 1754-1843、ntoine Grinda, 1775-1835)。

十九世紀時,此地吸引了許多來自俄羅斯、英國以及比利時的遊客,同時也吸引了許多音樂家來到這個藝術之都,包括白遼士 (Hector Berlioz, 1803-1869) 、麥亞貝爾 (Giocomo Meyerbeer, 1791-1864)、華格納 (Richard Wagner, 1813-1883)、帕格尼尼;二十世紀也有許多作曲家駐足,包括馬斯奈 (Jules Massenet, 1842-1912)、佛瑞 (Gabriel Urbain Fauré, 1845-1924)以及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 1882-1971)。

在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早期,尼斯的貴族沙龍音樂非常地盛行,貴族們策劃了許多音樂及戲劇表演。1885年,尼斯唯一的劇院Théâtre Municipal成立,這個劇院讓當代許多默默無聞的音樂家有首演舞台。1985年,尼斯成立了另一個更具規模的戲劇院─Acropolis,這個劇院可以容納2500人,同時也是歐洲最大的劇院 (1200平方公尺) 。

尼斯在近代開始成立交響樂、室內樂與巴洛克樂團,當地的藝術學院也是法國頗具知名度的藝術學校之一。每一年都在尼斯舉辦室內樂音樂節以及爵士音樂節,而這些活動都讓這城市的聲譽更加的壯大。

尼斯並無詳盡的早期製琴紀錄,目前僅知1800年代約翰尼斯‧馬利亞‧瓦倫贊諾 (Giovani Maria Valenzano) 曾經短暫待過這個城、1830年代時期,皮耶–帕闕利 (Pierre Pacherele, 1803-1871) 開始在此製琴,並將工作坊傳給奧古斯汀–‧布朗齊 (Augustin Blanchi, 1828-1899) 、阿爾貝托‧布朗齊 (Alberto Blanchi, 1871-?) 、皮耶‧加吉尼 (Pierre Gaggini, 1903-2005) ,一直延續到今,他們雖是義大利人,但製琴風格仍採用法國風格。

巴黎 (Paris)

黎城位於法國北部,塞納河 (La Seine) 的西岸,塞納河上的西提島為全城中心;巴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繁榮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法國的首都與政治文化中心。

巴黎大約在十二到十四世紀間成為中世紀重要的音樂城市,以及歐洲的音樂中心。許多有名的、活躍的藝術家都出現在巴黎聖母院 (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 ;他們的成就受到眾人注目,包括一開始的複音音樂崇拜儀式、彌撒儀式,第一套有系統的節奏記譜法,並發展了許多新的作曲技法以及重要的音樂型態。

巴黎的音樂發展,除了以巴黎聖母院為中心所發展出的宗教音樂外,同時巴黎也是歐洲很重要的樂器製造中心,所生產的樂器包括豎琴、鋼琴、木管、銅管等,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弦類樂器。幾乎所有的法國製琴家,不論出生於何處,最後都會在巴黎設立自己的店鋪,從事提琴的製作與維修,同時也販賣自己或其他製琴師製做的樂器。

最早活躍於法國的製琴家包括弗朗索瓦‧梅達 (Francois Medard, c.1620- c.1700) 、十八世紀前期則有雅各‧波給 (Jacques Boquary, 1680-1730) 、克洛德‧皮耶瑞 (Claude Pierray, 1698-1730) 以及皮耶‧維隆 (Pierre Veron, 1690-1730) 。十八世紀後則有皮耶‧弗朗索瓦‧格洛瑟 (Pierre Francois Grosset, 1700-1756) 、君‧巴第斯特‧薩洛蒙 (Jean Baptiste Salomon, 1713-1767) 以及路易‧蓋爾桑 (Louis Guersan, 1700-1770) 。

到了十八世紀中期時,巴黎地區音樂漸漸興盛,各地的製琴家在此時紛紛來到了巴黎,包括拉格圖 (Louis Lagetto, c. 1724- c.1753) 、安德烈.卡斯塔內利 (Andrea Castagneri, 1696-1747) 以及來自奧地利的弗朗索瓦‧芬太 (François Fent, c.1765-c. 1790) 。這些製琴家成功的將其他國家的製琴風格帶進法國(特別是義大利),使得法國製琴學派更加壯大,甚至其他國家也反過來受到法國製琴風格的影響。